本文来源:时代周报 作者:忻奇琪
" 真的很惊讶,这次调整动作太大了。"12 月 1 日,一名在新城控股工作多年的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。
这一天,新城控股(601155.SH)内部发文宣布,旗下住宅开发、商业开发(下称 " 住开 "、" 商开 ")两大事业部将进行组织架构调整。调整后,原有的住开 14 个大区与商开 4 大区域,将被全面整合成沪苏大区、江苏大区、苏皖大区等 10 个大区。
一名内部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,此轮调整公司暂未披露调整时间表,商开和住开涉及变动员工总人数约 1.5 万人。
" 这波调整看上去,商开面临的形势或最为严峻,到明年年中,综合体都不会拿地。这意味着商开的新增业务量会继续变少。" 上述员工表示。
对此,新城控股相关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,适应环境变化,聚焦长期主义,组织架构迭代势在必行。新城控股主动升级组织架构,正是为了及时顺应市场变化,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,提升组织效能和管理效率,凝心聚力,建立一支面向中长期的高效、稳定的组织团队。
头部房企组织架构调整成常态
" 新城控股此次的调整,我觉得更多是以业务精简为目的。组织收缩精简的过程中,人的调整也就被带进去了。"12 月 2 日晚间,亿翰智库事业合伙人、可研智库创始人贾春晖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贾春晖进一步指出,年初时,中国奥园将地产集团与商业地产集团进行合并,此次新城的调整和奥园当时调整的动作相类似,更多的是从横向角度来进行相近职能设置部门、同类业务间的合并。

长期关注新城的业内人士张晓(化名)则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,此次新城的组织架构调整中,三大事业部只有商业管理事业部未受影响。" 可以感受到,新城商业板块未来走向轻资产模式的路径已经较为清晰与明朗。" 张晓表示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组织架构宣布调整之后,新的岗编、流程以及管理人员职务任命,还没有出台,有待另行发文。
" 近期,还有其他不少房企进行了纵向层级精简的调整。比如,从原来的三级管控变为二级管控,这些都是地产企业在年末比较趋同的做法。" 贾春晖说道。
可以看到的是,为了适应行业环境的变化,近一周以来,多家行业头部房企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,大区合并、转岗分流、下放区域成为企业年末组织架构调整的常态。
12 月 1 日,旭辉集团宣布,整合原湖南区域事业部及武汉事业部,合并后成立华中区公司,涉及区域的员工将留任,并根据新的组织架构及个人的能力、意愿来适配岗位。
12 月 2 日,阳光城浙江大区在合并了陕甘区域、云贵区域后,决定将设计岗与投资岗全部取消编制,所有项目编制人员暂时保留到项目移交阶段。
明年行业或迎来更大规模调整
一位房企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,12 月 2 日,该公司高层电话通知了部门总,明确表示架构调整不等于裁员,希望员工静待公司安排。
" 话虽这样说,但架构调整过程中还是必定会涉及到裁员的,地产人迎来寒冬已经是不争的事实。" 该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。
" 苏南区域是我们公司最赚钱的区域之一,但今年大家的年终奖全部被取消。"12 月 2 日,另外一位地产从业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。
据贾春晖判断,按照可研智库过往长期对房企人力资源和组织的研究,四季度这轮调整过后,行业或迎来更大规模的人力资源调整。
" 预计明年 1 — 2 月份,一些拿完年终奖的员工本身就到换工作的自然周期,再加上企业的偿债压力仍然存在,届时才是行业大量人才流失、变动,甚至是失业的时候。" 贾春晖说道。
从宏观销售数据表现上看,11 月份房地产市场整体的销售仍在下滑。
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,TOP100 房企销售额,11 月同比平均下降 28.3%,10 月同比下降 24.9%,下降幅度扩大。2021 年 1 — 11 月,从 32 家代表性家地产企业来看,销售目标完成率均值为 83%,但前两年该值均超过 90%。
" 行业内明确的共识就是会倾向于‘节衣缩食’,维持好地产主业的营收水平,加快项目层面上的资金回笼,以确保能平稳度过 2021 年。" 张晓表示。
张晓还指出,比组织架构调整更加明显的现象是,房地产企业多元化业务正在退潮,地产行业形势向下的大趋势下,物业管理、投资物业(包含商业地产和酒店)、长租公寓、文旅等板块,对企业来确实都是相对需要长周期收回资金的业务板块。
以上内容是万软资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“地产人寒冬真的来了?多家头部房企内部架构变动,明年或迎更大调整”的热点资讯。希望能帮忙到大家!
总部撤离、员工欠薪,这家郑州房企梦碎上海滩
本文来源:时代财经 作者:刘新歌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从几年前的高歌猛进,到如今的缩骨减肥,流动性危机下,不少房企正在收缩战线。随之而来的调岗、裁员等风声不断,更有甚者被欠薪数月。近日,有市场消息称,自 ——万软资讯wruan